您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 集团新闻 >【百益鼎盛集团】周一例行早会

【百益鼎盛集团】周一例行早会

  发布时间: 2025-02-24      浏览量:133

演讲环节


微信图片_20250224151839.png



方慧


大家好,我是网招部的方慧。

相较于“情商”与“智商”这两个常被提及的概念,“财商”或许是我们较少触及的领域。那么,“财商”究竟是什么呢?经过昨天的查阅,我了解到,财商是指我们在经济社会中生存的一种能力,是对金钱及财富规律认知与理解的能力。

假设现在给在座的每位100万,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?如果是我,或许我会想象自己突然中了彩票,然后我会考虑购买房子和车子,尤其是高端一些的,以满足居住和出行的需求。因为其实这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固有的观念,即通过车子和房子的品质来评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,而这些也能满足个人的虚荣心。

然而,如果这100万交给那些富有的人,或者具备财富思维的人,他们可能会选择用这笔钱进行投资,实现“钱生钱”。他们会运用自己的财商,理解金钱的规律,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,赚取更多的财富。

再举一个例子,我的老家离贵州茅台生产地很近,因此我接触到了很多在茅台酒厂工作的人。他们的年薪其实非常高,算上福利待遇,年薪大概能达到二三十万。但遗憾的是,我接触到的这些人中,很少有人选择去做生意。他们更多地是将钱用于消费和娱乐,比如打牌,而且金额还不小。他们很少将钱用于开拓视野、提升自己的能力或学习新的技能。

因此,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,用知识来武装自己。赚钱是一种能力,而理财则是一种态度。我们应该学会利用金钱为我们服务,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。



微信图片_20250224151843.png


李蓉


各位百益的家人们,大家早上好,我是网招部的李蓉。

在这篇文章中,最后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它提到,人可以分为三种心态:穷人心态、中产阶级心态和富人心态。一个人若能迅速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心态,便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。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,自己究竟属于哪种心态呢?

在我审视自己时,我发现我目前仍处于穷人心态。这种心态的核心是什么呢?那就是“工作就是为了挣钱”。在座的各位中或许也有人与我有着相同的心态,将工作视为挣钱的唯一目的。然而,这种心态并非不可改变,我们并非注定要被某种心态所束缚,而是可以选择转变为中产阶级心态,甚至立志拥有富人心态。

在这里,我想分享一个例子:我的妹妹在大学时学习了会计专业,因此对金钱有着较高的敏感度。她在大学实习期间选择了审计工作,毕业后回到成都,在一家公司担任财务。有一天晚上,她突然告诉我她买的股票亏了,很伤心。我听后很惊讶,因为她之前从未提及过炒股。当时听到她的遭遇,我内心也感到紧张,甚至庆幸自己从未涉足股市。

然而,不久后她又告诉我,她买的股票赚了一大笔。这时我开始意识到,学习会计专业的她,或许真的具备投资的头脑。我不禁想到,金钱可能其实是一种思想。因为如果我们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,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,善于利用手中的财富。

最后我想强调的是,高薪并不等同于财富。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金钱,让财富为我们服务,从而变得更加富有。



微信图片_20250224151845.png


李传泓


大家早上好。

有句古话叫“我不理财,财不理我”。但是我想给大家提个问,理财,究竟是在理什么呢?我们的投资手段又有哪些呢?常见的物质财富,如股票、黄金、不动产,乃至电子货币,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物质财富,都需要我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去争取和积累。

在此,我想分享一个故事。我有一位天主教信徒的朋友,他告诉我:“你不仅要积累地上的财富,还要积累天上的财富。”这句话当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。所谓的“天上的财富”,或许更多地指的是我们的内在财富,比如学习能力。

上周,我与一位好友相聚,她和她丈夫都是学霸级别的人物。她分享了近年来他们夫妻间的变化,提到她丈夫多年如一的稳重和学习能力让她深感敬佩。

她说,在市场繁荣时,她并未觉得丈夫有何特别之处。但每当市场低迷,她便能深刻感受到丈夫的过人之处。因为他的情绪异常稳定,两人结婚四五年几乎从未吵过架。他的爱好也极其简单,只有参观博物馆这一项。这样的他,平和、稳定且成熟。

更重要的是,他的学习能力极强。她举例说,在AI尚未风靡之时,他就开始接触并深入使用相关产品。他不仅会用,还会深入学习,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,甚至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分享。这让我深感震惊,也让我看到了学习的力量和成就感。

所以,我想说的是,关于财商,我们不仅要关注物质财富的积累,更要注重内在财富的培养。正如那句话所说,我们不仅要理财,更要理心、理智、理能力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的增值和内心的富足。



领导分享


微信图片_20250224151850.png


四川百益 黄晴


大家早上好,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“高效”。

“高效”这个词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占据着核心地位。比如,当领导分配任务时,我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,提交出合格甚至出色的成果。如果我们不能做到高效、务实,那么可能会拖延进度,甚至工作结果也会不尽如人意。

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星期一时面对一堆任务,却不知从何下手;或者领导分配了一个棘手的任务,我们因为畏难情绪而迟迟不愿开始,结果半天时间就在发呆中流逝。

或者,当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完成核心工作时,如数据报表、账单对接等,都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高效完成并按时上交。但现实工作中,总有各种干扰事项让我们分心,导致工作效率低下,成果质量也大打折扣。

针对以上场景,我想分享三个我从书中看到的工作方法,我称之为“无痛落地法”,也叫“聪明工作法”。这几个方法简单易行,无需高端工具辅助,大家随时可以尝试。

第一个方法是“番茄工作法”。这个方法由意大利时间管理大师弗朗西斯科·西里洛提出,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和工作场景中。它的逻辑是:短时间高效集中工作,然后短时间放空自己、休息,以避免分心打扰。比如,我们要写一个PPT方案,可以将总时间设定为25分钟,前10分钟收集素材,后15分钟搭建框架。在这25分钟内,我们要屏蔽外界干扰,全神贯注于这一件事,直到完成。然后,我们可以起身喝水、放松或上厕所,再继续下一个25分钟的工作。

第二个方法是“3秒钟启动法”。当我们遇到困难的工作时,往往会因为畏难情绪而无法迈出第一步,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。比如写方案时,先打开文档,写出标题和大框架;又比如联系客户时,先发个问候信息。这个方法的心理学逻辑就是:用简单的行动骗过大脑的畏难情绪。根据心理学研究,一旦迈出了第一步,80%的人会顺其自然地激发内在情绪,推动工作的进展。

第三个方法是“三项清单”。当我们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,却不知从何下手时,我们可以列出最紧急、最重要的三项任务,并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。在完成这三项任务之前,不要去做其他不重要、不紧急的事情。这样,我们就能聚焦核心工作,拒绝瞎忙,先把核心工作交付了,再用剩下的时间完成其他非核心工作。

这三个方法其实很简单,但难就难在落地执行。就像那句古话说的:“万事开头难。”但如果我们连第一步都不愿迈出,那么再多的方法也是无用的。

最后我想说,高效并不是卷时长,而是用对工作方法,让我们的时间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。我们不要去和时间赛跑,而是要训练我们掌控时间的肌肉记忆。以上和大家共勉。





求职&商务合作请联系:

张老师 191 5033 0947

蒋老师 188 8418 4743


上一篇:【喜讯!】四川百益荣膺“成都市武侯区高校毕业生(青年)就业见习基地”!

下一篇:【早春之旅 低碳同行】——百益鼎盛集团第八期健康行